-
吳健
外科 肝膽胰外科
醫(yī)生介紹
吳健,男,主任醫(yī)師,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肝膽胰外科科室副主任。 1996年畢業(yè)于浙江大學7年制臨床醫(yī)學系,2001年獲外科學博士,現為主任醫(yī)師。2002年-2003年在香港大學瑪麗醫(yī)院肝膽胰外科進修學習肝膽胰外科技術。 主要專業(yè)特長和學科研究方向為肝膽胰脾外科和肝臟移植,擅長治療肝膽胰的良惡性腫瘤、門脈高壓癥、脾功能亢進、膽囊結石、肝內外膽管結石、胰腺炎以及其它的普通外科疾病。參與編寫《外科學(8年制)》、《外科學(8年制)和《外科學(專升本)》教材,參與編寫《肝臟移植》、《肝臟移植的圍手術期處理》和《人工肝臟》等學術性專著。 主要研究成果發(fā)表于PLoS One、Transpl Int、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等國內外著名期刊上。目前,負責在研國家“863”課題1項,國家自然基金項目2項,負責在研浙江省自然基金杰出青年項目1項。作為項目負責人,已完成國家“十一五”支撐項目“活體肝移植的創(chuàng)新技術研究”,以及“乙肝相關性肝臟干細胞的表型特點及惡性轉化研究”等多項省部級課題。 職務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肝膽胰外科科室副主任 中華醫(yī)學會外科學分會青年委員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臨床醫(yī)學(II)組) 秘書 國家重點學科外科學(普外)學位點秘書 《HBPD INT》雜志(SCI收錄) 編委 中國促進會肝膽疾病專業(yè)委員會 常務委員 浙江省醫(yī)學會器官移植分會 委員兼秘書 浙江省醫(yī)學會腫瘤外科分會 委員 浙江省抗癌協會肝膽胰腫瘤專業(yè)委員會 委員兼秘書 研究方向 肝膽胰脾外科手術治療和肝臟移植 肝癌、胰腺癌、膽囊癌的臨床綜合治療研究 主要論文 1. Recipient outcomes after ABO-incompatible liver transplant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PLoS One. 2011 Jan 25;6(1):e16521. 2. Bilirubin derived from heme degradation suppresses MHC class II expression in endothelial cells.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05, 338: 890-896. 3. Reconstruction of middle hepatic vein in modified right lobe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a single center experience. Transplant Int. 2008, 21(9):843-9. 4.氟伐他汀抑制內皮細胞MHC II表達的研究。中華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雜志 2006, 26:489-93 5.丙型肝炎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重疊感染對肝細胞癌的影響。中國現代醫(yī)學雜志 1997;7(12):19 6.丙型肝炎病毒及其與肝細胞癌的關系。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1997;4(3):185 7.選擇性術中膽道造影的臨床應用價值。中華肝膽外科雜志 2001; 7(7):406-408 8.霉酚酸對乙型肝炎病毒體外作用的實驗研究. 中華器官移植雜志 2003;24(5):310-312 9.肝移植治療酒精性肝硬化。中華消化雜志 2002, 22(7): 426-427. 10.肝臟移植在治療肝臟惡性腫瘤中的作用. 中華肝膽外科雜志 2002, 8(5): 265-267. 11.良性終末期肝病行肝移植的手術時機選擇. 中華肝膽外科雜志 2002, 8(11): 650-651. 12.不采用體外靜脈-靜脈轉流技術的經典原位肝移植術。 中華外科雜志 2002, 40(5) : 326-328. 13.應重視肝移植并發(fā)癥的預防。中華醫(yī)學雜志2005,85:1657-9. 14.急診右半肝活體肝移植治療急性肝衰竭。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07
醫(yī)生擅長
肝膽胰的良惡性腫瘤、膽囊結石,肝內外膽管結石,門脈高壓癥、急性或慢性胰腺炎、脾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