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傳濤副主任醫(yī)師
其他科室
醫(yī)生介紹
中國抗癌協(xié)會腫瘤青島分會腫瘤精準專委會常委中國抗癌協(xié)會腫瘤微環(huán)境專委會青年委員世界肺癌研究會(IASLC)會員全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會員中國抗癌協(xié)會會員主要研究方向是腫瘤精準診療及腫瘤微創(chuàng)治療,擅長肺癌、胃癌、腸癌、胰腺癌、食管癌、肝癌、乳腺癌、淋巴瘤以及遺傳性腫瘤的綜合治療。另作為醫(yī)院肺癌MDT專家組成員定期多次開展多學科會診工作, 能解決本專業(yè)復雜疑難問題。本人能夠獨立開展肺臟、肝臟、骨骼、體表等腫瘤部位的穿刺活檢術,熟悉腫瘤消融術及I 125粒子植入術、輸液港植入術的適應癥及禁忌癥,能夠熟練開展相應臨床工作。參加GCP培訓6次,熟練掌握臨床試驗的倫理審批、方案設計、實施細節(jié)管理等內容。參與國際、國內多中心臨床試驗多項。其中,在張曉春教授的領導下,作為Sub-PI參與了G316(阿帕替尼聯(lián)合替吉奧膠囊一線治療晚期胃癌的臨床研究)的臨床試驗的設計及組織實施,相應成果在2017年ASCO GI會議上進行了壁報交流。參與的臨床研究包括:白蛋白紫杉醇治療乳腺癌的III期臨床研究(2006)、血管內皮抑素I期臨床試驗(2006)、AL8326 I期臨床試驗(2019)、拉帕替尼治療晚期乳腺癌的III期臨床試驗(2007)、PD-L1抗體術后輔助治療NSCLC的III期臨床研究(2019)、納武利尤單抗(PD-1)聯(lián)合易匹姆單抗(CTLA-4)治療IV期NSCLC的III期臨床試驗(2019)等。工作后曾于山東省立醫(yī)院、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學習腫瘤微創(chuàng)治療技術。2015.9及2015.10于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癌癥中心及MD Anderson腫瘤中心作為訪問學者進行參觀學習。本人作為中國抗癌協(xié)會會員及全國臨床腫瘤學會、世界肺癌研究會員,多次參加國內外重要學術會議,如腫瘤臨床腫瘤年會(CSCO)、世界肺癌大會(WCLC)等。2篇論文摘要被2015年第16屆世界肺癌大會(WCLC)接收,并以壁報形式參與交流;有3篇論文摘要被2016年美國腫瘤年會(ASCO)接收。研究成果得到了同行的認可,掌握了本專業(yè)的最新進展,具備了更好的服務患者的能力。自任職以來,總結臨床工作經(jīng)驗,共發(fā)表論文16篇,其中SCI論文10篇,最高影響因子達5.252(the oncologist)。參與國家級及省級課題6項,其中國家自然基金青年項目1項。
醫(yī)生擅長
腫瘤藥物治療,病種包括肺癌、胃腸癌、肝癌、胰腺癌、泌尿生殖系統(tǒng)腫瘤、黑色素瘤等罕見病的診療,如罕見肺癌(如ALK融合型、RET融合型、NTRK突變型等)、MSI-H型胃腸癌、BRAF突變型惡性黑色素瘤、TMB高表達腫瘤等遺傳性腫瘤的診療,如von Hippel-Lindau綜合征,家族性乳腺癌(BRCA1/2突變型)、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