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皓主任醫(yī)師
外科
醫(yī)生介紹
張皓,女,主任醫(yī)師,教授,1961年生,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1985年畢業(yè)于上海第二醫(yī)科大學醫(yī)學系,在二醫(yī)大青年教師英語培訓班學習1年,1986年到附屬仁濟醫(yī)院普外科工作,1996年11月晉升為副主任醫(yī)師,2001年晉升為主任醫(yī)師。1993年~1997年,攻讀上海第二醫(yī)科大學血管外科博士研究生,獲博士學位。1997年獲碩士導師資格,2004年獲博士導師資格。2004年11月~2005年2月分別在美國Dallas的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 和Chicago的Northwestern Medical Center進修。1998年,被評為上海第二醫(yī)科大學三八紅旗手。1999年,被評為上海第二醫(yī)科大學優(yōu)秀青年教師。2001年,獲上海市銀蛇獎提名獎,同年,獲上海市育才獎。獲2003年~2004年度上海市科教系統(tǒng)三八紅旗手稱號,2005年獲上海交通大學三八紅旗手稱號。 從1991年起,參加了多項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曾負責實施國家“八五”攻關課題“軟堅清脈方抗肢體動脈粥樣硬化的臨床和實驗研究”中的實驗部分,該課題1995年獲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三等獎,1996年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此外還參加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靜脈補片修復動脈缺損血液接觸面細胞活動的實驗研究”和“雙氣囊導管靶向轉導VEGF基因治療慢性下肢動脈缺血”等的研究。1997年所承擔的課題“骨骼肌直接注射VEGF裸DNA治療難治性下肢動脈缺血”入選上海市教委第三屆“曙光計劃”,課題于2001年通過成果鑒定。同時,作為負責人之一,承擔上海市科委課題“血管生長因子基因治療慢性下肢缺血的實驗研究”。1997年以來,鑒定成果2項,并作為第二完成人所參加的課題“自體移植靜脈再狹窄機理研究--內膜演變及細胞因子基因表達”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從事血管外科臨床工作20余年,現任血管外科主任醫(yī)師。除了較簡單的靜脈曲張和動脈搭橋等手術外,為重度的下肢動脈多節(jié)段閉塞者開展了達小腿甚至踝部的長距離或多平面搭橋手術多年,在科內率先開展了動脈導管溶栓術和采用小腿內側切口暴露腓動脈的高難度旁路手術,已在科內廣泛應用。此外,還開展了小腿閉塞動脈的微創(chuàng)介入治療,成功挽救了許多瀕臨截除的肢體,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質量;成功搶救多例腹主動脈瘤破裂病人;手術治愈眾多因嚴重靜脈曲張所致的靜脈性潰瘍;為反復閉塞的血透用動靜脈內瘺者重建內瘺;為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者開展導管溶栓,提高治療效果。擅長周圍血管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手術和微創(chuàng)介入治療),包括:下肢動脈閉塞癥、糖尿病足、頸動脈腎動脈狹窄的支架治療、下肢靜脈曲張、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血透用動靜脈內瘺的建立、動脈瘤、血管瘤等
醫(yī)生擅長
動脈閉塞,動脈瘤,周圍靜脈病,血透通路